I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The CL structural system is a kind of shearing force wall structure. It is an integrated cast-in-place structure connected by CL compound shearing force wall (see chart 1), common concrete shearing wall and pouring-in-place building (house) floor. The framework of CL compound wall is the CL grid plate. The grid consists of grid plates acting as stress bearing steel bar by sandwiching the heat insulation polystyrene foam plate inside the wall body while being fixed by steel wire mesh on both sides. Normally it is poured with concrete on both sides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for its stress bearing purpose. It is a new type of compound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ing force wall structural system.
II. Technical Features
① CL structural system has less deadweight
② The compound wall functions coordinately with the special shape column frame.
③ Its structural destruction form is shear-bending type.
④ The structure has good integral stress performance and its principle is similar as common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ing force wall.
……….Very good seismic resisting performance |
|
 |
Details of CL compound shearing wall structure |
|
三 安装过程
①现场在CL网架板两侧预制混凝土垫块(或水平浇筑薄侧混凝土)
②基础或下层锚筋留设
③普通钢筋工程,柱钢筋场地外绑扎及安装就位
④ CL网架板的吊运、安装
⑤锚筋的绑扎,将CL网架板用锚筋与周边边缘构件(梁、柱)绑扎连接
⑥模板工程,同普通剪力墙模板的支设
⑦混凝土工程CL复合墙体及其相连的柱采用塌落度在280㎜左右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⑧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
四 实验验证
㈠工程模型实验
实验概况:1999年5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完成了CL建筑体系七层楼1/2模型受力实验。该项实验是国内一次最大规模的民用建筑模型拟动力实验。(实验过程及各项技术参数可参见《中国CL建筑体系七层楼1/2模型试验研究报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试验室)建筑原型:总高18.9米,共七层,层高2.7米。CL复合剪力墙为一侧30㎜混凝土,一侧90㎜混凝土。其中网架配筋两侧均为φ3@50双向冷拔钢丝网。边缘构件按7度设防配筋。 |
 |
清华大学国家重点结构试验室对CL复合混凝土剪力墙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极限破坏实验,其结果:前者壁厚着承载力提高40% |
|
㈡ 2003年3月,在清华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完成了CL复合墙体与普通剪力墙的受力对比分析实验。(实验过程及各项技术参数可参见《CL复合墙板试验研究报告》·清华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
实验原形:CL复合剪力墙一侧混凝土厚40㎜,另一侧厚100㎜,网架配筋为一侧φ3@50双向,另一侧为φ4@50双向钢丝网。普通剪力墙厚140㎜,配筋量相同。 |
 |
四川地震后,CL建筑体系第一个样板工程应用于四川省汶川县三江乡河坝村委会办公楼,该项目受到四川省、广东省领导高度重视并亲临施工现场参观指导。 |
 |
全国新建筑体系抗震试验现场座谈会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领导及来自全国部分省市建委、计委、墙改办、设计院、大学等80多位专家和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代表及建设部领导参观了CL建筑体系1/2模型拟动力抗震试验,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
 |
中国CL建筑体系 抗震节能隔热保温绿色环保 |
|
建 筑 节 能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是建国以来首次对建筑节能明文规定的法规,必将为实现节能标准、降低建筑能耗、节约集约土地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对推进节能建筑科技进步,转变住宅发展方向,维护公民权益,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了贯彻落实、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各阶层和人民群众对建筑节能认识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普及节能知识。
1、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条件下,在建筑物使用的全过程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2、建筑用能的主要方面:
主要指采暖、空调、照明、电梯、家用电器、炊事等。
3、建筑能耗在整个社会中所占比例:
建筑能耗从十年前的15%快速上升为46.7%,其中采暖、空调占65%,热水占15%,电器占14%,炊事占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比例还呈上升趋势。随着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免收农业税政策的实施,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新建住宅的欲望将会越来越高,夏季空调的使用也会随之快速增加。
4、建筑节能的意义:
因为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能否降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20%战略指标的实现程度;是改善人民居住环境的需要。在我国和世界能源异常紧缺的严峻形势下,开展建筑节能,就是从源头"釜底抽薪";是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我国节能法具体实施时间:2008年4月1日。
6、节能法的实施对老百姓有重大意义
节能住宅可达到冬暖夏凉,可以节约夏季空调用电量和冬季暖气的开放时间。如果结合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做到冬天不用暖气夏天不用空调,一年四季恒温。既为国家节约了能源,又为老百姓节省了钱财。老百姓要学会维权,根据节能法给予的权利,买房时认真核对开发商的承诺。
7、节能法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要求:
节能法第三十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8、节能法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 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
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在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
9、节能法的实施应由以下部门贯彻执行:
节能法第十一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建设管理部门、设计院、审图机构、施工单位、监理、验收部门。按节能法规定,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哪个部门负责。
10、老百姓根据《节能法》维护自身利益
老百姓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监理部门未认真实施节能法要求,可通过法律手段向法院及有关部门诉讼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节能法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11、CL建筑体系保温节能
CL建筑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墙体保温措施,节能效果显著、抗震性能优越、符合环保要求、经济实惠、技术先进的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的保温系统与结构可与建筑物同寿命,永远不用维修,整体性良好;可以防止普通做法的保温层外维护层开裂、脱落等质量通病。
12、CL建筑体系被建设部鉴定为"其综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建筑领域里的一项空白。
13、CL建筑体系荣获奖项
该体系研发成功后,因其在建筑结构及节能领域的优越性,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公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获得"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选用部品与产品"、"河北省技术发明奖"和"金桥奖",2006年建设部38号文把CL体系列为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应用技术。
14、CL建筑体系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
该体系先后获得二十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受力理论、构造措施、施工方法、生产设备等多个领域。
15、CL建筑体系已推广了1000多万平方米。在建和设计之中的有400多万平方米。
16、CL建筑体系比砖混结构延长使用寿命30年以上,给社会减少建筑垃圾50%。
17、CL建筑体系保温隔热、隔音性能
由于其外墙、分户墙、楼梯间中根据不同地区放置不同厚度的保温材料,故它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在全国任何地区都能满足国家节能65%的节能标准和星级宾馆的隔音要求。
18、CL建筑体系实际使用面积由于墙体相对较薄、自重轻、既可增加套内实际使用面积8~10%。
19、CL建筑结构体系的工程造价情况
由于多层住宅外墙体厚度减薄,建筑物自重较砌体结构降低40%~50%,因此对基础及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也相应降低。大量工程实例表明, CL建筑结构体系造价与达到节能标准的多层结构基本持平,优良的性价比为建设单位和开发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种新型复合剪力墙保温体系,CL体系在各地的应用中显现出其低造价、高品质的特点,也以其较高的性价比具有了发展的潜力。
20、CL建筑结构体系的施工:
CL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复合剪力墙结构,其施工工艺流程及标准除复合墙体部分参照《CL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和《CL建筑体系复合剪力墙现场施工工法》执行外,其余仍按普通混凝土剪力墙施工工艺标准执行。施工不困难,没接触过的施工企业,经一层实践熟练后,一般可达六天一层。
CL结构体系的主要构件——CL网架板由专业生产线工厂化生产,质量稳定可靠,无需二次加工,节省工时、材料,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现场的文明施工。
21、CL建筑结构体系和目前普遍采用的外墙外保温技术相比有许多优势:
CL保温技术是将保温材料夹在内外两层混凝土墙体之间的做法,这种复合保温措施具有耐久性好、保温层的保护层强度高等优点,可使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不需对保温层进行维护、维修,解决了目前普遍采用外墙粘贴、外挂保温层技术容易产生的裂缝、空鼓、渗漏、脱落等隐患及寿命短造成后期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大量维修投资的问题。可直接进行各类外墙面装饰工程。
22、目前国际和国内建筑节能采用的几种方法和措施:
目前国外在该领域普遍采用在建筑物外墙外侧贴、挂保温层的做法(简称"外贴""外挂")技术,每平米造价约需人民币280元左右,使用寿命是20-25年,且尚需每5年进行一次维修。而适合我国国情的集保温、受力于一体的技术领域几乎还是空白。
国内引进了国外现行的这种保温方法,但却没有使用同等质量的材料和施工措施,因此造成目前大部分开发商使用的是低价材料,有些在高层建筑上外贴保温材料,造价只有60元左右∕㎡,故3-5年后就出现了空鼓、裂缝、脱落和失去节能效果等问题。
住宅的使用寿命是50-70年,别说是3-5年裂缝、渗漏、空鼓、脱落,就算完全照般发达国家同等材料、相同造价,保温节能寿命按20年计算,住宅的全生命周期也要更换三次保温材料,问题是第一次是由开发商出资,其余几次维修谁出资?谁负责?由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谁负责?假设全国每年20亿平方米的住宅中,有1/5住宅使用这种技术也就意味着自现在起到20年后,每年要对4亿平方米住宅更换保温材料。必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和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
23、CL建筑结构体系设计:
CL结构实质就是复合剪力墙结构。由CL墙板和现浇混凝土楼盖及现浇混凝土边缘构件组合而成的装配整体或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所以除满足《CL结构体系技术规程》外均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以及《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24、CL建筑体系比砖混结构提高2-3个抗震等级:
1999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完成的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七层楼1/2模型拟动力抗震试验,按7度设防设计的CL体系住宅通过了10度地震烈度的考验。比砖混结构提高2-3个抗震等级。
26、国家规定民用住宅冬季和夏季的最佳温度:夏季25-28度,冬季是18-20度。
27、CL建筑体系目前都出了几个省的地方规程?
14个省、市、自治区。北京、天津、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内蒙古、黑龙江省、辽宁省、新疆、湖北省等都相继颁发、备案了《CL结构设计规程》《CL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28、CL建筑体系是石家庄晶达建筑体系有限公司历经十二年研究完成的。全国现有14个年产30-60万平方米网架板生产基地。 |